最近手头略紧,恰好下个月服务器域名双双到期,有点不舍得续费了。主要现在学习笔记都记在 Obsidan(墙裂推荐),感悟随想啥的也好久没写(不好得改),所以有缘再相会咯。其实概率还是很大的,毕竟我这域名也没人会来抢注…最后贴一篇我写的 Obsidian 指南作为暂别礼吧——好的东西务必得闹到人尽皆知嘛~
——————————————
8月25日更新:手头不紧了,我又回来辣!
以前学线代是为了应试,做题相当溜,理解一抹黑。恰似阿尔法狗下围棋,下得人类莫敢撄锋,但其实狗眼看棋全比特——就没抽象出围棋这概念。正好过年有大把时间,可以干一些早就有兴趣干的事,比如打开某个尘封已久的收藏夹。
本文大框架来源于 3Blue1Brown 的线代系列课程,其中替换了很多个人的理解方式和零碎的网络片段。撰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亲手再加工以加深理解,写完发现诸位网友诚不欺我,因为我越写越发现只看不写得来的理解浑身都是窟窿。
几年前我姐三十岁生日,我准备了个礼物,功能就是脚本式的对话框交流加上打印机效果的祝福语显示。当时基本一点基础都没有,但我异常自信地在网上下了本安卓第一行代码和Java入门123 ,然后看着教程装好环境和 Android Studio 就开工了。最后花了大约两个星期把成品做了出来——其实能更早,是我的审美洁癖拖了一半的时间。程序源码我上传到仓库里了,链接:a-gift-for-my-sister
当时做完后一不做二不休,趁着课余时间也把那本 Java 入门书籍读完了。最近趁过年简单粗略地回忆一下那时候学过的知识,万一以后能用上呢。
- Git 和其它版本控制系统的主要差别在于 Git 对待数据的方式。其它系统如CVS、Subversion等,通常将存储的信息看作一组基本文件和各文件随时间逐步累积的差异 ,故通常被称为基于差异(delta-based)的版本控制软件。
- Git 则不然,Git 存储的数据更像是对文件系统的一系列快照。在 Git 中,每当你提交更新或保存项目状态时,它基本上就会对当时的全部文件创建一个快照并保存这个快照的索引。快照的好处在于,进行最常见的 stage、push、commit 等操作时,只需要移动指针指向不同的快照即可。相对于传统的版本控制软件,这种基于指针的机制开销极其小,性能极其强。
前段时间重温一遍三体后,想起来书中说过我们这些三维小虫子永远无法想象处于四维空间时的那种高维广阔感,这几天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觉得我们还是能一定程度上想象那种感觉的。接下来我会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那种感觉,不过我首先可以剧透的是,反正不是诺兰在星际穿越里描绘的那样。
牛莱公式/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的本质,其实就是把对“区域”的积分转化为对“边界”的积分。而这个本质的基础在于,对于二线二面来说,被积函数是拥有方向的,所以在对它们的积分“区域”积分时,被积函数其实会在被积“区域”内部的无数个“小区域”边界上相互抵消,最终只剩下被积区域的边界,表现形式即为上述四个公式。(明年再写证明🕊)
因为不想浪费已经不多的考研时间,我一直没管十一月的三门专业课考试,准备考前一天用最短的时间应付掉这些烦人玩意儿。基于这样的情况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死背……那不如不背,反正过不了。所以我边背边试总结出了一些记忆方法,由于是摸着考试过河的缘故所以越到后面背的越好,最后一科要背的最多,结果我背的时间最少,满满八页A4纸我大概六个小时背完了,所以还是有效果的
WordPress 对非计专的普通人还是很友好的,除了安装时需要接触一些 Linux 命令,其余情况下不太需要接触代码。就算想赋予网站一个美丽的皮囊也有一堆现成的主题可用。不过毕竟不是亲生的,再完美的主题也有不合己意的地方。小修小改倒也简单,但改的东西越多,需要的知识也就越多,这也是这篇记录的来由。
我做过的修改大致包括网站布局修改、引入数学公式渲染、引入代码块渲染、添加文章目录及平滑滚动跳转、移动端菜单及动画推倒重做、css 动画、css 媒体查询、资源按需加载等,可以说与原主题已经天壤之别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修改本文没写,具体可以参考我 github 上的提交记录:主题文件修改、额外 css。
在开始漫游之前,一个良好规划的行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关于数字的游记中,我们会先从数字的起源谈起——这部分应该算是唯一的题外话了,但足够有趣。在数字出现之后,一些早期的数字系统随之而来,然后人类就开始了在数字系统上几千年的摸爬滚打,历经千难万苦,这才用上了位置相关的阿拉伯数字。当理解位置相关的数字系统之后,我们便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可以朝二进制进发了…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几天闲着没事折腾自己网站的响应式设计时,突然注意到调试工具里显示 iPhoneX 可视区域宽度才 375px,我一阵迷茫:iPhoneX 屏幕 2436×1125 的分辨率宽度不应该 1125px 才对吗。带着疑问一查,如愿以偿牵扯出本文要写的一堆东西。在深究这几个名词背后的知识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被像素这东西难倒。不过想想整个世界都在尽人类想象所能地变得难懂,这也不算丢人(安慰自己
关于用手机记录生活这个话题,我想写一篇简短的反思。在这篇文章里我写的更多是一些关于观念的反思和对“如何持续的提升自己”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但并不打算讨论任何技术性的问题(你看我似乎也没那水平)。
我虽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但 RSA 算法这个东西我真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之前好奇查网页链接的 http 和 https 有啥区别,答案是 RSA;好奇查安全要求高的密码难道不怕暴力破解?答案是没事 RSA 不怕;有事没事老遇见公钥、私钥这俩名词不知道啥意思,一查嚯你好啊 RSA 咱俩又见面了。不行,我已经抑制不住我的好奇心了……
但在讨论 RSA 算法之前,我先去回顾了一下密码学的历史。
写在前面:当初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备忘,但最近这篇文章的 Google 排名莫名其妙上升了好多,作为一个学生实在没有精力维护这篇备忘的时效性,我已经尽可能的排除了错误,假如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什么变化的话,希望大家可以去找一些更优秀的教程,在这里先说一声抱歉,另外预祝大家建站成功。(2018 年 11 月 13 日)